「聲臨其境:穿越時空的聲音劇場」是一檔約20-30分鐘的沉浸式廣播劇場,融合歷史知識與戲劇表現,帶來獨特的聲音旅程,讓每一集都是一次精心策劃的時空之旅。
延續DQ地球圖輯隊的精神,透過國際或歷史專家與編劇合作,改編地球上曾發生過的國際要聞,取材涵蓋政治、經濟、社會、文化等,讓聽眾化身事件中的人物,從耳朵體驗一段地球上不該被遺忘的經歷、故事與歷史。
戴上耳機,聽眾即展開時空穿越旅程,循著聲音踏上旅程,在聆聽中進入劇中的時空與敘事者的心靈地景;透過精心製作的聲音設計,聽眾可化身不同時代和地點的角色,親身體驗角色們的生活,與劇中角色的外在、內在地景產生激盪共鳴。
「你是芭比養大的!」小庭從小就記得母親雅萍時常這麼說,卻始終無法真正理解這句話的意思。直到某天,她在串流平台上看到電影《芭比》,原本平凡的家庭對話,竟意外掀開了一段塵封多年的青春記憶——關於愛情、夢想,以及「泰山芭比」的故事。
1980年代,台灣經濟起飛,成千上萬的女孩走進臺灣泰山的「美寧工廠」,她們用自己的雙手,妝點了芭比的妝容,也妝點了自己的人生。雅萍便是其中一人。她在美寧工場認識了活潑的琪琪、文靜的文惠、嚴謹的的阿香,還有憨厚的阿正——那段在美寧工廠的歲月,成為她一生最難以忘懷的回憶。
然而,當好萊塢電影《七寶奇謀》在台灣熱映之際,美寧工廠卻悄然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暴。當夢想與現實交錯,這群「美寧小姐」也在思考著該如何和芭比一樣,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。
◎阿正
成型課員工。性格憨厚,總是被呼來喚去卻從不抱怨。年輕時在美寧工廠遇見了雅萍,總是默默陪伴在她身邊。
楊宗昇 飾演
演員。作品橫跨舞台劇、音樂劇、電影、電視與廣告,近年演出劇場作品:瘋戲樂工作室《怪胎》、《LPC》、《當金蓮成熟時》、天作之合劇場《飲食男女》。
◎琪琪
美寧工廠內公認的「裝配課一朵花」,有小關之琳之稱,也是大家的開心果,總是能活絡現場氣氛。愛漂亮、敢作夢,總能把日復一日的流水線變成自己的伸展台。
吳靜依 飾演
演員、創作歌手,現為劇團「僻室」團員。近年演出劇場作品:《等一下下再回家》、《斷橋》;楊景翔演劇團《阮是廖添丁》;人力飛行劇團《向左走向右走》。2020年,首次擔綱主演公視學生劇場作品《樂園》,入圍第55屆電視金鐘獎「迷你劇集/電視電影新進演員獎」。
◎文惠
裝配課的文藝美少女,人如其名,個性文靜內斂。她的文章曾登上報紙副刊,為了學習攝影加入攝影社,只要聊到電影就會滔滔不絕。
陳以恩 飾演
演員、編劇。近年演出劇場作品:四把椅子劇團《太陽》、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x 庭劇團PENINO《誠實浴池》、進港浪製作《熱炒 99》、故事工廠《一夜新娘》。編劇作品包括鄭宜農劇場作品《妳歌》。
◎菊姐
裝配課的主管,手把手帶過無數新人,是現場最讓人安心的存在。
李宛鳳 飾演
配音員。早年曾為多部知名動畫擔任中文配音,代表角色包括《城市獵人》的野上犽子、《亂馬½》的早乙女亂馬,以及《龍珠GT》的孫悟天。
◎阿香
植髮課的小組長,擁有大姊頭的氣質。從小看著雅萍長大,過去曾多次抓到她偷偷混進美寧看電影。雖然做事嚴謹,但非常照顧員工。
邵芷耘 飾演
配音員、聲音導演。代表作包括《熊熊遇見你》帕小可、《怪盜Joker》女王等知名角色,亦參與《阿達一族》、《魔法精靈唱遊世界》等電影中文配音版的聲音導演工作。
◎領班
美寧資深員工。講話一板一眼、公事公辦。
穆火杉 飾演
教職人員。曾任台北某高中生教組長。
◎小庭
阿正和雅萍的獨生女,已婚,育有一子。原以為對雙親的過去了如指掌,卻在一次對話中,意外得知美寧工廠的故事。
王芊愛 飾演
配音員。曾在台灣原創遊戲《MEOW 王領騎士》、《咒》中擔綱角色配音,展現多元聲線魅力。
◎小庭丈夫
和小庭育有一女。
郭霖 飾演
配音員。代表作品包括動畫《閃電十一人GO》中的白龍、《妖怪手錶》的威斯帕,以及《音速小子》系列的索尼克,同時也是《聲臨其境》的聲音導演。
出品/DQ地球圖輯隊
主 編 陳愷昀
專案經理 侯雅齡
內容編輯 許家銘
採訪編輯 李芸
主創團隊/陳愷昀、發條鼻子、王廣耘
編劇統籌/發條鼻子
聲音統籌/王廣耘
聲音導演/郭霖
錄音師/李昀達(九音樂GoMusic!)
聲音設計/阿噗(九音樂GoMusic!)
混音師/iPooh Lee(九音樂GoMusic!)
插畫、設計師/Mo Pan
1967年,美泰兒(Mattel)與華夏海灣集團合資,並選定在臺灣泰山成立美寧工廠。在這個沒有人長得像芭比的臺灣,原本只是一座農業村落的泰山,也因為這個擁有金色秀髮與豐滿曲線的知名娃娃,成為美泰兒在亞洲最大的OEM工廠(代工生產工廠),全世界的芭比娃娃商品標籤上,幾乎有一半都印有「Made in Taiwan」的字樣。
作為一間「外商」,美寧工廠的福利非常好,除了包吃包住之外,員工還可以自組社團活動,周末也時常舉辦電影放映活動。不僅包吃包住,還鼓勵員工自組社團、參加各類活動,週末甚至定期舉辦電影放映會。在那個「男主外、女主內」仍深植人心的年代,越來越多女性走出家庭,投身工廠生產線,撐起家計,也撐起了臺灣出口經濟的一角。
隨著收入與生活水平的提升,這些女工也如同總是引領潮流的芭比娃娃,成為泰山居民眼中的時尚指標。當地甚至流行一句話:「娶無某,去美寧找就有了」——道出當年「美寧小姐」的風采與地位。
「美寧小姐」不只是人們對於這些員工的代稱,更成為那個年代女性新形象的代表。她們身上承載著一種正在改變的社會氣氛——女性開始走出家庭、進入職場,用自己的勞動換得獨立與尊嚴。許多人因此能夠支持家庭、供弟妹上學,甚至在工廠內結識另一半,可以說,美寧工廠改變了許多臺灣女性的人生。
就像芭比娃娃從太空人、搖滾歌手到總統候選人,擁有超過250種職業身份一樣,這些在生產線上組裝芭比的女性,也一點一滴拼湊出自己的未來。
1960年代,「臺灣製造」(Made in Taiwan)成為隨處可見的標示。當時,臺灣政府提出「十九點財經改革措施」、「獎勵投資條例」,旨以改善外國人來臺的投資環境,積極發展加工出口工業與對外貿易,「工業取代農業」、「低廉工資代工」成為當時的口號。
從紡織品、腳踏車、筆記型電腦,再到塑膠玩具,商品標籤上的製造國家欄位,開始出現了「Taiwan」的字樣,也讓臺灣一躍成為新世界工廠。其中,位於泰山的美寧工廠更是這段歷史的重要見證者。
1967年,美泰兒(Mattel)與華夏海灣集團合資成立了美寧工廠,當時,全球玩具產業正經歷生產基地從美國向亞洲轉移的過程,臺灣憑藉具有競爭力的勞動力和成熟的塑膠加工技術,成功吸引外資進駐。
隨著芭比娃娃在全世界爆紅,先後設立了美寧二廠、美寧三廠。在全盛時期,美寧擁有八千多名員工,占了泰山總人口的四分之一。起初,工廠每八小時只能生產180條塑膠腿,隨著訂單量大幅增加,工廠不得不改為24小時全天候運轉,後期產能更提升至每天2000條。
1980年代,隨著全球化的發展,勞動成本上升、國際市場的競爭加劇,台灣的代工業也受到嚴重衝擊。1987年,美寧工廠宣布關閉,臺灣玩具代工業的黃金時代正式落幕。
留言/評論